极目新闻通讯员 刘超 向慕超
给电网设备做“体检”如何更高效、更精准?国网湖北电科院给出了创新答案。近日,该院物资检测团队创新应用“预筛检”新模式,通过专用快检设备对配网物资进行快速“初筛”,仅对疑似问题样品开展复检,不仅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,降低了成本,也为保障配网物资质量安全管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。
“过去,对配电变压器、电缆保护管等配网物资进行质量检测,主要依靠传统的随机抽检模式——即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约5%的样品送往实验室。这种检测方法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,而且因为抽样比例有限,很容易让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蒙混过关。”该院物资检测团队成员向彬介绍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国网湖北电科院物资检测团队创新应用“预筛检”模式,构建“低耗快速预筛检+高精度常规检测”新体系。这套新模式可以形象地理解为“先快筛、后精检”,使用一系列便携、低成本的自研快速检测装备,对整批物资进行“普筛”,快速找出“疑似问题”样品,然后再对这些“嫌疑对象”进行实验室的精密复检。
展开剩余54%相较于传统随机抽检模式,“预筛检”在效率与成本方面优势显著。向彬指出,该模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物资的初步筛查,响应更快;同时由于快检成本远低于实验室检测,整体综合成本显著下降,特别适合批量物资的现场质量管控。
“预筛检”模式的成功,离不开国网湖北电科院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快速检测“神器”。
针对配电变压器绕组存在的“铝代铜”问题,该院研制了便携式绕组材质分析仪。传统方法需拆解变压器,过程复杂且具有破坏性,现在检测人员只需将变压器连接上便携式绕组材质分析仪,5分钟内即可通过多源参数融合与智能算法,无损推断绕组材质,有效防范“以铝代铜”的不良行为。
对于电缆保护管检测,该院自主研发了电缆保护管质量检测仪,该检测仪仅重1.18公斤,集成声速、壁厚、密度等多参数测量功能,3分钟内即可在现场完成筛查,及时发现电缆保护管“壁厚不均”“密度异常”等隐患,其便携性和高效性深受一线班组欢迎,并获国网物资部推荐推广。
在“预筛检”模式的创新应用与推广中,国网湖北电科院还陆续开发了“成盘电缆参数综合测试仪”“开关柜快检装备”等一系列装备,有效提升了检测质量与效率。今年8月,由该院主导的“配电网物资‘预筛检’理论及装置开发与实践”创新成果在2025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下一步,国网湖北电科院将继续拓展“预筛检”的应用场景,研发更多智能、高效的快检装备,推动电网物资质量检测工作不断向更高效、更智能的方向迈进,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(来源:极目新闻)
发布于:湖北省如何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